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南京市江宁区“喜鹊林”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新闻发布会。
本次新闻发布会旨在以喜鹊林志愿服务驿站为典型,积极打造有时代特色、行业特色、区域特点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拓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影响力。
下面进入今天的第一项议程,有请江宁区城管局宣教科副科长付玉帅介绍江宁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及品牌创建工作情况。
付玉帅:近年来,为广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促进全社会参与,引导居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良好习惯,持续营造人人知晓、人人支持的浓厚氛围,江宁区逐步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规范和引导志愿服务队伍、广大志愿者持续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品质,扩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的影响力。
2020年5月,江宁区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大队及青年志愿宣讲队正式授旗成立。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9500人,充分发挥志愿活动优势和志愿者专长,累计开展上门入户、广场宣传、桶边指导、社区微宣讲、课堂微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区垃圾分类青年志愿宣讲队走进各街道(园区)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宣讲暨户外宣传活动。同时,结合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小区、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广场、进校园、进商场景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六进”宣讲活动。此外,江宁区不断强化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的创建,以喜鹊林志愿服务驿站为重点,积极打造具有时代特色、行业特色、区域特点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拓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影响力。
喜鹊林志愿服务驿站创建于2022年10月。驿站依托于环保公益组织喜鹊林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立足秣陵街道辐射覆盖全区,旨在为垃圾分类志愿者提供培育发展的平台,组织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驿站成立以来,累计注册垃圾分类志愿者达292人,其中骨干志愿者30名,组织开展“上门入户”“红色小楼长宣传引导”“桶边引导”“广场宣传”“垃圾分类普法”“社区回收日”“净滩净山”等各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参与、支持垃圾分类。
驿站在江宁区生态文明促进会、区垃分办、区文明办、团区委、秣陵街道垃分办的大力指导支持下,与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传媒学院等高校联动共创,与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宇通实验学校、开发区小学、翠屏山小学、翠屏山幼儿园等中小学、幼儿园密切合作,与国电南自、中国建材、水利八局等国企开展共建。驿站按照全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团队“八有”创建标准,具备完善的招募注册、培训管理、考核晋级制度以及活动发布流程和年度活动计划。驿站垃圾分类志愿者主要来自社区、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团体等,按照年龄还分为亲子、青年、老年组,志愿者们拥有马甲、袖标、帽子、旗帜等鲜明特有的志愿服务标志标识及相对固定的管理和活动场所。
下一步,江宁区将继续规范和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不断丰富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提升志愿服务品质,扩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的影响力,让垃圾分类新时尚在江宁蔚然成风。
主持人:下面有请南京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副总队长范国宇进行点评。
范国宇:垃圾分类志愿者是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先行者,志愿服务工作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南京是一座文明之城、志愿之城。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如今,全市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已经高达7万人,为规范垃圾分类、创造美丽家园默默付出,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江宁区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6月25日下午,江宁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了垃圾分类常态长效工作推进会。其中,重要议题包括垃圾分类志愿者宣读《“大手小手齐动手,垃圾分类抓源头”倡议书》以及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单位宣读《服务垃圾分类志愿书》。总体上,江宁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相对健全,区级活动和10个街道5大园区微宣传、微宣讲活动开展相对丰富,志愿服务时长和志愿者人数、参与群众人数等指标均能达标,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也能按照要求开展。秣陵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各项工作走在了江宁区前列,特别是精心培育了今天发布的“喜鹊林”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能够按照“八有”标准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并开展了一些创新性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鼓励全市各区创造性地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好垃圾分类志愿者的独特作用,推动创建更多更好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团队和品牌。
在这里,希望通过今天到场的各位媒体朋友,把南京垃圾分类志愿者工作更好地宣传出去,同时,引导更多的市民朋友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中来,为建设幸福、美丽、宜居的南京而共同努力。
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请大家欣赏喜鹊林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者们带来的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创意节目表演。
节目表演(略)
主持人:下面,请大家前往喜鹊林志愿服务驿站和太平花苑北苑小区现场观摩。
现场观摩(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