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3053208/2023-57803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江宁生态环境局 | 生成日期: | 2023-07-05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对江宁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JNRD1802174号建议的答复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建议;答复;公示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对江宁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JNRD1802174号建议的答复
潘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碳交易服务平台,推动江宁碳达峰行动方案有效落地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碳交易是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目前全国建设碳交易市场、服务平台省市还不多,仅有上海和武汉两地建立碳交易服务平台;市场运行、政策制度尚不够完善,但建设碳交易服务平台,是发展趋势,更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区产业经济规模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在着力打造绿色工业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环保绿色低碳产业工作,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依法、高效、有序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化工、铸造、砖瓦等行业关停整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和节能、减排、降碳做出一定贡献。
一、加强节能管理,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一是实施节能降耗。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格“双碳”目标任务考核,对能耗强度形成有效的预警和激励约束机制。指导重点用能企业完成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与省级平台的对接。同时,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开展节能重点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后,节能降耗和降碳减排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003.4亿元,全区1114家规上工业企业总能耗控制在120万吨标煤以内,在“能耗双控”考核中,2022年我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2.6%,超额完成区人代会设定的目标任务1.1个百分点。以较低的能耗,创造力较高的经济体量。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鼓励江宁开发区、高新园等载体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善企业清洁生产机制,实现大中型企业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全覆盖,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打造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2022年我区共11家企业完成自愿性清洁生产,取得了明显的节能、减排、环境与经济效益。
二、大力去产能和淘汰低端低效产能力度。我区紧紧围绕能耗“双控”、节能降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目标任务,注重从本质上提升全区工业低碳、绿色、高端转型发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去产能和淘汰低端低效产能以及化工、铸造砖瓦、“散乱污”等企业关停整治工作。“十三五”以来,共关停化工、铸造、砖瓦等企业55/家;完成水泥去产能220万吨;完成船舶去产能54万吨。其中2022年淘汰低端低效产能项目10个。通过多年整治,目前我区已无造纸、钢铁、平板玻璃、印染、纺织、酒精、制革、焦炭、铅蓄电池、船舶修造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有效降低了能耗和减少了污染及碳排放。
三、加快构建我区“双碳”政策体系。根据《南京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推动构建我区“3+4+N”低碳发展政策体系,编制出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江宁区“十四五”低碳发展规划》两个文件,《江宁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已经完成意见征求,后续按照程序报批予以印发实施。
四、开展改革试点任务。在做大做强经济规模同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开展绿色生态发展试点示范。以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基地为目标,积极扶持先进绿色典型,重点打造和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等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和能源低碳化是绿色工厂评价体系的重要支撑指标)。组织支持企业开展能效提升、清洁生产审核、有毒有害原料替代、污染防治设施等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争取工业能源消耗零增长,推动企业和园区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目前全区已有14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成为国家级绿色园区。31家企业进入省级绿色工厂培育库。此外,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1〕471号),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国首批参与试点的产业园区,充分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防控作用,规范和指导环境影响评价中碳排放评价工作,试点方案通过了生态环境部的审查。
五、加快落实重点目标。聚焦“双碳”目标,有效整合资源要素,加强能耗管理,推动发展新能源,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围绕构建我区“5+4+1”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打造“双碳”示范项目-麒麟科创园中国能谷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以壮大具有江宁特色的“5+4+1”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主动融入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实施“零碳产业+负碳技术”双轮驱动,支持区内节能环保领域龙头骨干企业为制造企业提供基于环境绩效的整体解决方案、区域一体化服务模式,探索“互联网+节能”“互联网+环保”新模式。推动节能降耗减碳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动全区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同时,严格按照我区“3+4+N”低碳发展政策体系目标,推动江宁开发区、滨江开发区、江宁高新区和麒麟科创园加快编制园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为全区低碳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支持新能源发展,在工业园区、开发区等区域,积极引导光伏电力发展,推动光伏、氢能、储能等清洁能源运用,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加强能耗指标预算管理,实施能耗指标会商制度,压实节能主管部门管控责任,完成市下达我区的能耗强度下降目标。
南京市江宁生态环境局
2023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