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3053208/2024-02116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组配分类:    财政预决算报告 体裁分类:    公告
发布机构:    江宁区审计局 生成日期:    2024-01-08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关于江宁区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文  号:     关 键 词:    审计;预算管理;管理;资金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关于江宁区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度我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区审计局对江宁区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此次审计结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南京市审计局指导意见及区人大关于预算审计工作建议等,关注“菜篮子”、“米袋子”、就业创业等民生和社会热点问题,围绕有效发挥财政资金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公共资金审计监督全覆盖目标,主要审计了区财政局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48家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对助企纾困专项资金、就业创业服务补助资金、耕地地力保护资金、粮食保供情况、高职校校企合作及职业教育就业情况等进行了审计。

审计结果表明,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及新冠疫情冲击,全区各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优化支出结构、注重支出质效,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发展目标。

——聚力增收节支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强化税源管理,多渠道挖潜增收,加强政策调节,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规模。面对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通过募集政府债券、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等形式,缓解财政收入压力,全年新增政府债券17.61亿元,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61.39亿元。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累计办理增值税地方留抵退税47.95亿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贯彻助企纾困政策,国有企事业单位为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3.40亿元。继续落实好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较上年压减16.15%。

——优化支出结构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全区全年民生领域支出189.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36%。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社会保障政策托底,贯彻就业优先政策,有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在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同比下降前提下,社保和就业支出、科技支出、文化旅游传媒支出同比增长2.63%、11.63%、22.32%。

——深化财政改革财政管理效能提升。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积极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更加明确的财政关系,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实现全区预算单位734个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全公开。推动一体化系统、国库集中支付、非税系统、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通过管理赋能提升管理效能。

——压实主体责任审计整改成果显著。区审计局督促各整改责任单位认真落实整改责任,切实抓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2021年预算执行审计发现27个单位存在30个问题,涉及金额22.01亿元,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各有关单位和部门采纳审计意见,明确责任,积极落实审计整改,截至2022年10月底,已全部落实整改要求,其中立行立改27个,分阶段整改3个,制定完善各类制度25项。

一、区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本次重点审计了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根据区级决算草案反映:

2022年江宁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9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73.65亿元,非税收入29.31亿元,税收占比85.56%。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1.45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189.79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175.55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195.07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5.1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59亿元。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一是少数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科学,2021-2022年,江宁区本级预算安排项目资金中有8个项目连续两年资金拨付进度低于80%。二是非税收入5.59亿元未及时缴库,教育局等5家单位的收费过渡户余额0.22亿元未及时上缴财政专户。三是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未及时下达,部分专项资金执行率较低。2022年,区财政10.89亿元指标分解下达日期超过30天,1.06亿元代编预算指标下达时间迟于当年6月30日,有73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于70%。

(二)财政资源统筹能力仍需推进。一是3.90亿元存量资金未及时盘活。二是两项政府性基金结余未按规定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三)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有待加强。一是两家单位多头开设账户,账户分散。二是10家单位代扣代缴户余额未及时清理。

(四)预算绩效管理需进一步完善。部分预算单位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个别单位项目自评价不合理。

(五)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准确性有待提升。5家单位会计核算不够准确,无形资产未摊销,导致部门财务报告编制不够准确。

(六)部分街道预算管理仍需规范。一是两个街道超预算支出6.21亿元。二是两个街道合计1.02亿元指标未及时拨付。三是一个街道0.45亿元非税收入未及时缴入国库。

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根据决算数据反映,2022年区本级各预算单位本年决算收入237.54亿元,本年决算支出237.52亿元,年末结转结余0.71亿元(年初结转结余0.69亿元)。2022年各预算单位“三公两费”支出合计6230.57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354.19万元,公务接待费246.68万元,会议费668.99万元,培训费1960.71万元。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不够完善。个别单位绩效目标设置不科学或未按规定调整,绩效自评价未能如实反映资金使用情况。

(二)预算管理存在薄弱环节。2022年度6家单位8个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全年执行率低于50%。

(三)内部控制管理不规范。个别单位的部分资金在代扣代缴户列收列支。

(四)部分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工业和信息化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未对具体子项目进行规定和细化,造成管理办法与申报要求不一致。民生保险专项资金政策宣传普及不到位。

(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管理有待加强。“江宁区应急管理综合平台”未按规定开展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和测评,运维单位未签订安全保密协议。

三、重点专项资金和项目审计情况

(一)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

2022年1-12月,江宁区对承租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屋的1161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2961家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合计34032.20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给予20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136家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金额合计561.44万元;园区、国企给予1141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2825家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金额合计33470.76万元。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6家单位未按政策减免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165.94万元。二是2家单位超范围减免小微企业租金19.24万元。三是纾困类专项资金498.08万元拨付不及时。四是个别单位超标准发放专项资金26.44万元。五是个别单位在专项资金审核把关环节存在监督管理欠缺的问题。六是个别单位房租减免政策未落实到最终承租人,涉及金额27.74万元。

(二)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2022年,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就业创业服务补助资金9589.45万元,其中:上级奖补资金3008.7万元,占比31.38%;区级奖补资金6580.75万元,占比68.62%。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2022年,两笔人才服务采购合同服务起止日期设置不合理。

(三)耕地地力保护资金专项审计调查

2020-2022年期间,江宁区耕地地力补贴合计补贴耕地面积115.18万亩,发放补贴金额13821.04万元,惠及27.10万户次。其中2022年,全区共补贴面积37.78万亩,实际发放补贴资金4534.13万元,共涉及8.85万户。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三个街道违规向畜牧养殖占地居民、设施农业用地居民等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居民发放1.5万补贴资金。

(四)江宁蔬菜保供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南京农副物流中心作为南京市民的“菜篮子”,年均检测农产品超10万批次,建立实物储备、在田储备、委托应急调运“三位一体”的常态化蔬菜保供机制,2021-2022年为禄口街道、东山街道、淳化街道等7个街道片区完成近80余次集中分拣配送任务,累计运送保供物资超1万吨,投入超7000万元,保障了南京市民“菜篮子”安全。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冬春蔬菜保供单位的选择未按规定履行相关评估程序。二是在库储备蔬菜品质管护缺位。三是超范围使用保供专项资金267.08万元。

(五)江宁粮食保供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2020年至2022年,江宁商务商贸集团累计实现储备粮轮入24.73万吨,轮出22.60万吨;按照“两分离、四分开”的要求,集团成立江宁储备粮有限公司,实现政策性粮与自营粮分开经营管理,切实保障国家政策性粮食的安全管理。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3家承储储备粮企业存储的市级原粮、托市粮自然损耗超标准。二是成品储备粮账账、账实皆不相符。

(六)高职校校企合作及职业教育就业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深化“双元五共”校企育人机制,学校与企业共建菲尼克斯智能制造专业学院、皮草非遗专业学院等专业学院。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数非税收入未及时足额上缴。二是部分基建项目专项指标未及时退还财政。三是部分校企合作合同要素不齐全,企业义务约定不明确。

(七)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截至审计日,我区纳入财政资产管理系统的独立核算单位共有426家,其中:行政单位58家、事业单位367家、其他单位1家(江宁区卫生协会),另有10个街道、4家园区。截至2022年末,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188.72万元,负债总额780.80万元,净资产总额407.92万元。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单位资产登记管理不规范。4家单位存在资产管理平台数据登记不准确,部分资产未入账的问题。二是个别单位出租房屋未履行相关审批手续。三是3家单位17处房产被租户或过渡户无偿占用。四是部分公租房出借存在资格审核程序缺失。五是5家单位存在资产长期闲置。六是个别单位擅自改变公租房使用性质,造成公租房数量不实。七是2家单位房屋租金收缴不及时。八是个别单位罚没物资交接、处置环节手续不完善,存在风险点。

四、审计建议

(一)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继续深化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审核,推进“三本预算”有效衔接,合理界定支出范围,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及时分解下达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加快项目推进和资金拨付,各项资金形成结余的及时收回财政统筹使用,推动将依托行政权力、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聚焦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管理情况,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继续深入推进助企纾困,落实好减税降费让利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及时分配拨付,严格执行预算全过程监控,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要求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科学设定绩效目标,强化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推动预算管理提质增效。

(三)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着力提升防范风险能力。加强国有资产核算管理,夯实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基础,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底数,盘活闲置资产,做到账实相符,物尽其用。管好用好政府债券资金和政府投资基金,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

(四)强化审计整改,促进建立长效机制。各主管部门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深刻剖析,要建立防范机制、问责机制,减少屡审屡犯现象发生,确保全面整改到位,对暂时不能整改到位的,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