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3053208/2024-46908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体裁分类: | 议案 |
发布机构: | 江宁区科学技术局 | 生成日期: | 2024-06-24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对江宁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JNZX1303024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提案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对江宁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JNZX1303024号提案的答复
李林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我区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创新型企业培育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锚定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区建设目标,以科技企业培育为抓手,从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持、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链主企业等梯度培育机制,催生更多瞪羚独角兽企业、行业领军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产业生态,引导市场创新主体积极布局新兴产业,以具有区域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的“科创企业森林”初步形成。截至2023年,全区拥有科技企业1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4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21家,各项指标南京市第一,在2023年的赛迪创新百强区评选中,有效支撑了江宁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排名前十强。
二、答复意见
针对您提出的三条建议,现将现阶段工作分别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第1条建议,“强基础 拔高度:扩大培育企业蓄水池,提升企业梯度的高度”。(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力量的重要阵地。我区以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为主要着力点,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全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通过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持续开展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专项发展资金项目,不断夯实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基础,支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有力推动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增长和质效提升。2023年,全区经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000家。(二)每年度的高企申报联合财政局、税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选拔高素质的高企评审专家团队参与全区高企申报的初评工作,全力支持符合高企认定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2023年,推荐企业129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400家。(三)分别建立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进一步提升培育的广度和深度,全过程动态监控入库培育企业生产经济情况,并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政策导向等实际情况,及时提醒入库培育企业扩大生产、规避风险,助力入库培育企业健康稳定发展。2024年,分别遴选185家、79家优质企业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
您提出的第2条建议,“优结构 先带后:优化企业梯度机构,鼓励顶部带动底部发展”。以南瑞集团、国电南自、科远智慧等龙头企业为代表,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链上已集聚上百家规模以上企业,覆盖发电、输电、调度和通信等六大环节,形成完整产业链。包括智能电网在内,江宁已建成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优势产业拔节生长,“科创森林”生机勃勃。
您提出的第3条建议,“细政策 聚资源:细分梯度发展政策,聚集人才技术资金资源”。(一)江宁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专项资金项目针对的是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过项目评审立项,最高给予30万元的财政资金补助。(二)通过上门送政策、电话聊政策、微信发政策等形式送服务、解难题,推进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为企业纾困解难,确保各类创新主体“应享尽享”科技政策。2022年,在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方面,全区1927家企业的加计扣除额达63.69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15.92亿元;在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方面,141家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4.57亿元;兑现2023年专精特新企业奖励资金9760万元,全力帮助创新型企业增信心、解难题、渡难关。(三)出台了《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南京市江宁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拨投结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两个文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扶持方式,进一步激发江宁创新活力和动力。目前已征集“拨投结合”储备项目29项,主要涉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集成电路、通用人工智能和新型储能等领域。出台了《江宁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组织调动全社会创新资源,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技术、短缺技术和企业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以任务实施成效为衡量标准,以成果落地应用为牵引,由创新主体或创新联合体揭榜实施的,需求目标清晰、应用导向鲜明、最终用户明确的科技项目。对成功揭榜并立项的“揭榜挂帅”项目,区财政给予发榜方按照单个项目不超过其向揭榜方拨付资金的50%、最高100万元科技创新资金支持,2023年度江宁区“揭榜挂帅”立项项目14项。
三、下一步工作
按照“全域创新、特色发展”理念,聚焦全区“5+4+5”创新型产业集群,继续贯彻执行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江宁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
(一)精细化树立高企发展服务标杆。一是开展系统化政策培训。积极优化政策,引导企业用好政策,为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赋能。结合高企、专精特新等企业资质认定要求,开展企业研发体系建设、知识产权布局、成果转化、研发费用管理等体系化、系列化的政策培训活动。二是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协调建立科技、财务、税务、统计、市场监督等不同管理部门的联动体系,加强企业数据资源共享、协同合力。同时落实服务专员制度,依托各街道园区建立起的专业化服务团队,开展“点对点、一对一”常态化、体系化的政策宣讲巡讲、日常咨询、材料辅导、在线问诊、对标诊断、调研走访等对接活动。三是营造支持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充分运用新媒体,系统性宣传全区创新型企业发展状况和创新创业案例。支持科技服务机构、主流媒体和创新智库举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沙龙、论坛,编制高新技术企业典型案例集,让企业切身体会到成为高企、专精特新等企业的荣誉感,推动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二)分阶段构建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培育体系。一是落实梯度培育体系。对科小、高企、规上、领军企业等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通过落实研发费用奖励、创新资金项目、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以及实施企业为主导的“揭榜挂帅”项目等梯度培育政策,做好精准挖掘、精准施策、精准辅导、精准审核服务,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二是加强存量企业的科创属性培育。联合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对注册企业的营业范围、知识产权进行梳理,进一步强化挖掘、培育力度,重点发掘科创属性强的人才企业、科技中小企业、规上企业中非高企企业。对于包含技术创新或技术服务的企业,从人才建设、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方面引导培育,全力提升企业科创属性。三是重点面向有一定科创属性的企业进行招引。聚焦补链强链扩链,结合长三角产业发展优势,紧盯产业契合度高的高端前沿产业链条,借助商(协)会、同乡会、高校校友会等平台,聚焦短板弱项,瞄准长三角生物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开展精准化产业链条招商。
(三)深层次发挥科创载体孵育效能。一是引导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科创载体。鼓励龙头企业和高校建设专业化载体,利用龙头企业的产业资源优势,引导建设科创载体和产业园区,招引、培育一批科创企业,扩展产业链、技术链、供应链,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参与、带动中小微科创企业成长的产业生态群落。二是优化载体考核激励政策体系。完善载体绩效评价政策体系,设立以科创企业产出结果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加大知识产权数、投融资收入比例、在孵企业数和科技企业产出效能等创新指标比重,引导科创载体提质增效,加大科技企业孵育力度。三是完善孵化链条建设。持续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建设,引导各级利用低效厂房、中小工业集中区等闲置物理空间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拓展孵化体系,为区内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持。
(四)全方位实施金融赋能计划。一是加强金融对接。发挥江宁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金融路演中心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银行、投资机构线上线下精准匹配,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推动“拨投结合”政策落地,扶持一批前景好、成长性高的项目尽快转化为科创企业,为高企提供充足后备力量,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助力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二是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资金池的代偿方式。探索对初创期科技企业加大风险损失补偿比例,对即将上市的科技企业适当提高放贷额度上限。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江宁区科技创新政策,为科技创新型企业量身定做服务方案,打造专属科技信贷产品。三是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企业倍增行动。充分利用独角兽、专精特新、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各类榜单,构建专门的企业评选指标体系,每年定期发布精选辅导上市高企榜单、后备上市企业榜单。分层分类予以重点培育辅导,积极向上交所、北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等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荐拟上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开设上市辅导班,助力企业登陆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
以上答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 系 人: 易笃芳
联系电话:025-5219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