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3053208/2024-62206 主题分类:    旅游、文化、广播、新闻出版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体裁分类:    议案
发布机构:    江宁区文化和旅游局 生成日期:    2024-08-09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对江宁区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JNZX1303191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关 键 词:    乡村民宿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对江宁区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JNZX1303191号提案的答复

许红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乡村民宿与旅康养行业衔接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当前经济收入及中等收入人群的增长、带薪休假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着原来以观光休闲为主体的旅游市场逐渐向以度假居住为核心,结合观光、休闲、体验、养生的度假市场转变,大众度假时代已经全面来临。

度假时代下,人民不再追求赶景点、忙拍照,而是希望可以尽可能地停留下来,沉淀心灵、享受生活、体验“闲情逸致”,最终带来身体的放松与心灵的愉悦。可见,旅游度假的核心价值也是游客身心的健康,因此旅游与健康有着天然的耦合性,两者的结合发展,为乡村民宿的旅康养衔接奠定了基础。

因此,区文旅局在民宿发展规划和实践中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打造田园生态养生:如黄龙岘、石塘片区民宿依托当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汤山片区依托温泉水疗养生;钱家渡处区依托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

2.与养生养老结合发展田园健康享老:如旅康集团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带动了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3.与体育运动结合打造田园运动康体:如汤北户外片区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正在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来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4.与文化休闲结合打造田园文化养心:如谷里大塘金、周村片区民宿正深度挖掘牛首山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

5.与中医药及现代医学相结合打造康疗养生:谷里纳福德民宿开发了以中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

今年,区文旅局还将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必选地。对接做好新济洲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紧扣“生态保护“定位,合理利用19.08公里的滨江风光带,推出“云游新济洲”线上体验项目,深化长江守望者联盟志愿服务品牌,盘活郑和墓等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长江入苏“最美第一站”。培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基地,依托汤山、青龙山等好山好水资源,推出高品质森林氧吧、天然氧吧和温泉度假等低碳、健康、绿色产品,积极谋划横山、铜山等生态资源转化利用,打造一批高能级康养旅游基地。顺应旅游消费和发展阶段新变化,积极发展周边游、近郊游、短途游、微度假等业态。引入前沿文化和旅游消费产品,规范发展自驾露营、研学旅行、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山地探险等新兴业态。

2.研究出台促消费举措。积极培育文娱旅游、运动康养等消费增长点,制定出台《江宁区促进文旅消费提质扩容行动方案》,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完善消费配套服务,优化消费市场环境,促进文体旅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充分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发行“2024年江宁旅游联卡”,推动景区、民宿、餐饮、图书等更多消费场景加入联卡使用范围,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全面升级,更好满足消费者特色化、多层次需求。力争年接待游客超4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400亿元。

3.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梳理、整合、盘活现有资源,不断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积极探索沉浸式体验、虚实结合游览等文旅新业态,探索“互动性演绎+沉浸式剧本”模式,打造体验式实景剧本旅游项目,串联园博园、阳山碑材、杨柳村等景区景点,打造2~3个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消费新场景。强化品牌活动在拉动文旅消费中的引领性作用,策划开展“乐享江宁·四季有约”“跟着赛事去旅行”“游购乡村·乐在江宁”等文旅品牌活动。打造“研学江宁 成长旅行”研学产品体系,串联亲子游、自驾游、研学游等特色主题游线路,推出首批“研学旅行特色场地”。丰富“夜游、夜演、夜购、夜宴、夜娱、夜宿”等夜间产品,支持有条件的景区、文博场馆开展常态化夜游工作。做大江宁演艺市场,支持开发沉浸式演艺、数字艺术等文旅产品,开展“看美展、逛文博、赏美剧”美好生活季活动。

4.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探索“民宿+非遗”“民宿+餐饮” 等多元发展路径,构建“乡村院子美食”“百院百宿”等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体系,联合开展特色农产品、乡村美食、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等展销推介活动,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争创全国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各1家。立足旅游、康养、休闲等功能定位,增加乡村民宿、旅居集散基地等旅游居住设施,提升城市近郊旅游消费体验,拓展投资消费增长新空间,指导新开办乡村旅游民宿6家以上,争创国家高等级民宿1家、江苏省乡村旅游民宿集聚区1家,培育本区特色品牌民宿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