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3053208/2024-62266 | 主题分类: | 旅游、文化、广播、新闻出版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体裁分类: | 议案 |
发布机构: | 江宁区文化和旅游局 | 生成日期: | 2024-08-09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对江宁区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JNZX1303267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夜间文化旅游集群区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对江宁区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JNZX1303267号提案的答复
朱凌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夜间文化旅游集群区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夜经济既是城市消费新动力和经济增长新风口,也是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有力举措。不仅能更好满足本地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还能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持续提升城市满意度,提高设施使用率、激发文化创造、增加社会就业、提高消费水平、带动区域发展,现已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夜间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民在出游过程中对夜游的需求日趋旺盛,这促使了夜间文旅消费成为城市和景区旅游的一部分。发展“夜经济”、推动夜间文化旅游集群区建设已经成为拉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提高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江宁区“夜经济”的发展,已然成为消费领域的新亮点。
一、江宁文旅“夜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发展文旅“夜经济”江宁已积攒起交通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等多方面优势,以全域旅游规划为引领,推动“旅游+交通、商业、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为发展文旅“夜经济”奠定了扎实基础。近年来,江宁文旅积极推动文旅夜经济发展,目前江宁夜经济大致分为商旅观光、特色餐饮、购物休闲三大主导功能。百家湖1912街区突出夜间休闲特色,与商圈内景枫、江宁金鹰错位互补,吸引了大量周边甚至主城区消费者,2022年创成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江苏园博园、金陵小城等特色景点主打夜游、夜娱、夜演、夜宴等多位一体,旺季人气居高不下,聚力打造江宁“24小时全时段休闲生活之城”,进一步释放“欢乐夜牛首”、焰遇·园博园、江宁周末露营计划等大型夜游活动的品牌效应。同时积极发展特色业态,培育夜间体验式、娱乐式、互动式、沉浸式休闲项目,并将网络直播融入夜购、夜食、夜宿、夜游、夜娱、夜读、夜健等夜间生活中,除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外,还推出有声文艺作品。依托江宁全域旅游、美丽乡村资源和文化底蕴,融合实景演艺、沉浸式演出等多重形式,持续开展“乐美江宁·音乐艺术”公益小剧场音乐季活动,加强群众文化惠民演出,以国潮非遗、文学诗歌会等形式,在江宁市民中心小剧场等开展多主题便民文化演出等,最大程度推进夜间文旅品牌的发展和打造,全面营造吸客引流的浓厚氛围。
二、江宁发展文旅“夜经济”的打算
发展文旅“夜经济”,是一个多元化、系统化的产业链条。下一步,区文旅局将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做法,丰富文旅夜游项目,结合春赏花、夏亲子、秋登高、冬温泉等系列江宁文化旅游节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夜间旅游产品。根据市场需求,鼓励更多的有条件的景区开放夜间旅游,积极做好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夜间游客。以区域中心为重点,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博物馆、影院、书店、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具有夜间消费习俗的街巷,开发节庆夜游等夜间文旅体验产品,培育一批常态化、亲民化、特色化夜间文旅经济品牌。积极培育百家湖1912建设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同时整合现有文化演艺和旅游演艺资源,梳理并精选一批优质文化演艺产品,不仅满足南京市民,更要留住外地游客,用优秀的文化展演赢得市场,完善夜宿江宁服务体系,培育江宁乡村民宿品牌产品,完善旅游住宿配套。
一是打造夜间文旅品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凸显江宁格调的夜间文旅线路、嵌入景区和文化街区的小剧场等,构建景城一体的夜间文旅消费模式,持续推进百家湖商圈和金陵小城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的夜间消费地标,聚力打造江宁“24小时全时段休闲生活之城”,进一步释放“欢乐夜牛首”、焰遇·园博园、江宁周末露营计划等大型夜游活动的品牌效应。
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业态。培育夜间体验式、娱乐式、互动式、沉浸式休闲项目,并将网络直播融入夜购、夜食、夜宿、夜游、夜娱、夜读、夜健等夜间生活中,除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外,还推出有声文艺作品;依托江宁全域旅游、美丽乡村资源和文化底蕴,融合实景演艺、沉浸式演出等多重形式,打造江苏园博园和金陵小城夜间消费品牌,全面营造吸客引流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培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聚力搭建夜经济服务平台,出台《关于推进江宁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月光经济”,培育一批夜市、夜食、夜秀、夜节等业态。探索“艺术商圈”建设,鼓励商业空间配置阅读、演艺、音乐等空间,植入微演艺、微展览等街头文化活动。通过一定的财政支持,加强夜间文旅特色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汇集人气的公益性主题活动等,扶持重点企业和新兴门类。发行“江宁旅游联卡”,开启“万人游江宁”文旅消费满减活动(民宿、景区门票、景区二销场景),以实实在在的优惠举措吸引市民消费,提振文旅市场消费活力。
四是强化文旅产业融合。融合集文化表演、休闲娱乐、购物美食、旅游观光和体育健身等为一体的夜间消费融合发展模式,努力提供大众化、多样化的夜间经济集聚区,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持续开展“乐美江宁·音乐艺术”公益小剧场音乐季活动,加强群众文化惠民演出,以国潮非遗、文学诗歌会等形式,在江宁市民中心小剧场等开展多主题便民文化演出等,最大程度推进夜间文旅品牌的发展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