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3053208/2025-46956 | 主题分类: | 卫健、妇女儿童、体育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江宁区卫健委 | 生成日期: | 2025-07-10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对江宁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JNRD1804129号建议的答复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基层医疗;招聘;定向培养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对江宁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JNRD1804129号建议的答复
王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区相关工作情况介绍
我区根据《南京市“十四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2022年已设置154个的基础上,2023年新改扩建60个优质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新建53个、改扩建7个),因1个未建、3个暂停使用、5个拆迁或规划调整注销,目前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共198个,投入使用192个,未投入使用6个,未申请或开通医保定点14个。
二、针对您提出的四条建议,现分别答复如下:
(一)您提出的第1条建议,“简化医保卡联网审批流程”。我们已做:按照《江苏省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实施细则》(苏医保规〔2023〕3号)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医疗机构申请纳入医保定点,不受实际使用面积限制。同时优化申请流程,2023年7月25日起,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照满3个月后,可通过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官网(http://ybj.nanjing.gov.cn/)网上办事大厅医药机构协议管理模块提交医保定点协议申请。经办机构按属地原则,收到医药机构申请后,即时受理。对资料不全的医药机构,经办机构自收到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应补齐资料。自医药机构申请至医保经办机构将评估意见反馈给医药机构,时间不超过20个工作日。
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个人自付比例可分别比非社区医疗机构低15%,有助于引导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治疗。
下一步计划:将根据市医疗保障部门统一部署,持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申请医保定点流程,探索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支付方式改革,助力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力建设。
(二)您提出的第2条建议,“制定人才培养和引进措施”。我们已做:一是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招聘困难现状,近年来省、市、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政策。2019年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若干意见》,明确“各区招聘高层次人才或全科医生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时,可视报名情况,采取笔试、面试相结合或直接面试、组织考察等方式招聘”;2021年区政府出台《江宁区百家湖人才群英工程卫生人才项目实施细则(试行)》,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重点向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2022年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意见》,明确“除招聘岗位对学历层次有明确规定外,一般岗位招聘条件的学历要求可以设置为专科及以上,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者不设置学历要求”;2022年区卫健委出台《江宁区卫健人才“区管街用实施方案”(试行)》,统筹全区卫生人才使用管理,开启三级医院卫生人员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新途径,截至目前已有18名“区管街用”人员充实到基层一线;2024年区卫健委出台《江宁区卫健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事业编制周转管理办法(试行)》,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总体思路,统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编资源,综合确定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进人员计划。二是多措并举畅通引才渠道。①组织公开招聘。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求每年组织1-2次公开招聘,相关公告及时通过区政府网站、官微平台对外发布。对纳入紧缺人才岗位目录的岗位,结合实际报名情况,灵活调整招聘方式,吸引人才扎根基层,2024年以来,全系统共招聘编内46名、编外93名、备案制37名。②参加校园推介。以基层卫生人才招聘为重点,2024年先后3次组织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赴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浦口校区、甘肃省医药卫生类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医学类高校参加校园推介活动,扩宽基层卫生人才引进渠道。2025年校园推介工作已经展开,已于3月份开始先后赴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参加2025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③开展定向培养。针对高学历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的情况,以“本土化、直通车”方式,依托省内高等院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订单定向培养输送江宁籍医学生。2024年新录取25名农村定向医学生(其中本科生10名、大专生15名),完成2024年应届毕业的11名本科生和26名大专生分配选岗工作。对新录取的定向医学生,全部签订定向委培协议,毕业后至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5年。为锻炼提升实操能力,所有新毕业学生均第一时间安排到江宁医院参加规范化培训。2016年至今共为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250名农村定向医学生。④实施退休返聘。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目前已引进13名上级医院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健全退休人员返聘制度,支持身体健康的退休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服务,全系统目前共返聘160余名退休医务人员。三是组建六大专科联盟。2019年开始,全区先后组建了“1+5”血透、“1+5+18”影像、“1+7”精神卫生、“5+21”消毒供应及心电、临床检验专科联盟。通过远程医疗,医共体牵头医院向基层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2024年区域影像联盟及上级医院通过平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影像远程会诊173325人次、静态心电会诊9895人次。四是发挥专家下基层效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业务发展需求,申请医联体专家下基层和接收区内二级以上医院、公卫机构拟晋升副高级职称人员到基层服务工作1年,2024年接收晋升副高级职称人员133人,2025年139人。2024年全年医联体专家下基层服务67728人次,服务天数7077天。
下一步计划:一是拓宽卫生人才引进渠道。充分发挥我区区位优势和高校云集的智力优势,加强与南京医科大学等驻江宁医学类高校的深度合作,进一步从基层需求端出发优化人才招聘引进政策,将高校优质资源与基层卫生单位实践相结合,创新培养基层医疗应用型人才机制。同时,积极参加校园推介,并拿出一定比例岗位吸引应届毕业生报考。二是继续组织实施退休返聘。持续鼓励基层卫生单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引导高水平卫生技术人员、上级医院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卫生单位服务,鼓励医师到基层卫生单位执业。三是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依托省内高等院校为基层卫生单位订单定向培养输送本土化医学生,向上争取逐年递增本科、专科层次医学人才定向培养计划数,并拿出不超过本科培养人数80%的比例入编,通过定向培养逐步缓解基层人员紧缺的状况。四是持续深化医共体内涵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建设,医共体牵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床位预约、检查预约、病人下转等分级诊疗业务,推动远程会诊、检验质控平台建设,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实现上级医院专家号源向基层提前开放,打通药品服务限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就近便捷的优质医疗资源。
(三)您提出的第3条建议,“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我们已做:根据《关于印发<江宁区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2023年——2024年新改扩建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区级财政和街道财政共同安排4100多万元用于基建装修投入,同时安排642.5万元招标采购了符合乡村实际的基本医疗设备,包括心电图机、医用除颤仪、出诊箱、抢救箱、便携式氧气瓶(4升)、制氧机、全科医疗诊断系统、电子身高体重计、医用电子血压计、神灯治疗仪、针灸用具、多功能治疗床、医用冷藏箱、雾化器、快速血糖测定仪、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等,有效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诊疗服务能力。
下一步计划:将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通过“一院一策、一事一议”方式,上报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对新改扩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疗设备需求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盈余允许提取奖励基金后的结余部分,进行全系统统筹使用,弥补财政对基层医疗设备配置定额补助的不足,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改善医护人员的生活条件,提高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
(四)您提出的第4条建议,“强化调研与指导”。目前现状:未投入使用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2个近期投入使用(已开通医保定点)、2个开通医保定点后投入使用、2个建设未完成未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投入使用19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10个未开通医保定点,目前为家庭医生团队进驻),配备2名及以上医务人员的站点117个、配备1名医务人员的站点65个;每日就诊人次达到10人及以上的站点95个、每日就诊人次10人以下的站点87个,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配备不足,使用效率较低,未达到建设预期成效。
下一步计划:未开通医保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医保定点办理要求,及时同区医保分局对接申报,并跟踪办理进度,完成医保定点办理。未达到建设预期成效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是以社区居民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为基础,优化配强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每周2-4个下午下沉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补强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不足的短板。二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或上级下基层专家等现场带教,参加卫健委组织的基层卫生适宜技术和常见病综合防治指南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基层卫生适宜技术和疾病规范化诊疗意识、临床技术水平。三是根据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需求,一般头疼脑热能在社区、小区解决,不断延伸相应医疗服务项目,全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熟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以满足居民就近便捷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和中医药服务等需求。
您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建议,可随时与我单位联系,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南京市江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