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3053208/2025-46964 | 主题分类: | 卫健、妇女儿童、体育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江宁区卫健委 | 生成日期: | 2025-07-10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对江宁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JNZX1304052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中医药服务;选址;中医药事业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对江宁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JNZX1304052号提案的答复
王琴、吕华、王东、宋扬、黄朝霞、陶世龙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富有传承创新特色的江宁中医药文化馆”的提案收悉,结合首次面办情况,现答复如下:
一、全区中医药工作情况介绍
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区卫健委紧扣健康江宁建设,科学统筹卫生事业发展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优化中医药服务供给侧结构,优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同质化服务水平,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全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区现有南京市名中医5名,南京市名老中医优秀传承人1名,区名中医9名;建成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6个。2019年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先进单位”。
二、针对你们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你们提出的“搭建综合性中医药文化展示科普场馆”建议。我们已做:一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与推广。区卫健委每年组织医疗机构常态化开展巡回义诊、健康宣讲、中医节气养生宣传、“岐黄百草校园行”等形式各样的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企业、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提升全民中医药健康素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南京景业百果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百果园建成占地约20亩的中草药科普基地,基地作为中小学生实践科普基地,年接待参观师生约3000人次,在社会层面助力形成中医文化自信。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区政府办已印发《江宁区“1+12”产业集聚系列政策》,其中《江宁区关于促进文体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提到“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机构以市场化方式举办高品质文化艺术类临(特)展”,但文博场馆建设无优惠扶持。省市对国有博物馆、文化馆建设运营均无扶持政策;南京市对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有每年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奖补20万元/年。下一步工作:根据《江苏省非国有博物馆设立指导手册》《文化馆建设标准》等对博物馆、文化馆的面积、人员、设施等要求,明确中医药文化展示科普场馆的定位,做好可行性论证。
(二)你们提出的场馆选址建议,结合面办过程中讨论结果,项目选址宜在江宁中医院内,选址楼层以一楼为佳,考虑后续旅游观光,在项目方案设计时,兼顾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相关标准,从导游讲解、旅游厕所(男女厕位比例2:3、厕位无障碍、有第三方卫生间等)、无障碍通道停车和交通组织、免费WIFI覆盖等方面统筹考虑;同时对接区教育局,兼顾该项目未来作为我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基础要求,在方案设计时一并考虑。下一步工作:指导江宁中医院推进项目立项,待完成项目方案设计、完善论证后,由区卫健委联合区文旅局,专题汇报区政府,条件成熟,可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争取财政资金支持。
(三)你们提出的展示内容和互动体验等项目建设方面建议,区卫健委和区文旅局将在建设方案和过程中予以业务指导,全力支持。区文旅局将提供横山陶弘景事迹有关的桃村、葛洪炼丹的方山洞玄观等文化古迹史料,以及江宁丰富的断代史史料、中医药文化史料,区博物馆内可甄选与中医药有关的可移动文物,以丰富馆藏内容,力争将该项目打造成为我区新的文化阵地。
你们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可随时与我单位联系,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衷心感谢你们对全区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南京市江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