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3053208/2025-46968 | 主题分类: | 卫健、妇女儿童、体育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江宁区卫健委 | 生成日期: | 2025-07-10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对江宁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JNZX1304170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中医;帮扶;医疗资源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对江宁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JNZX1304170号提案的答复
韩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江宁区加快建设县域医共体”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区相关工作情况介绍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对现有医疗服务模式、就医秩序的深刻调整,是呼应县域发展新形势和群众医疗健康新需求的创新实践。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积极落实“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努力建成区域覆盖全、医疗资源优,专科种类全、内涵质量优,健康项目全、基层服务优,保障措施全、改革创新优的“四全四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23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启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以“一对一”紧密型帮扶为基础、“一对多”灵活帮扶为补充,全区3家三级医院和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7个卫生服务站,“人、财、药”等医疗资源统筹共享,以同质化管理提供均等化医疗服务。2024年底江宁区医共体运营发展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在全市率先推行医共体管理实体化运行,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建立“一办四统筹”(财务核算、药事、业务、信息协同统筹)运行机制,统筹推进医疗医共体的规范化组建高效率运行,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内的整合管理,完善分级诊疗机制,高效利用医疗资源,70组紧密型医联体、3组紧密型医共体、56个基层特色科室、14个基层“慢病综合管理中心”、372个家庭医生团队全面下沉,力争实现“服务共融、转诊共通、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的综合效应,努力打造全国省会城市医共体运营的样本和示范。
江宁医院作为区域内三甲医院,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通过定期坐诊、教学查房、手术带教等方式,积极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在禄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按需点单,实现 “个性化定制”,组建内科联合病房,新开多项检查,收治病种范围不断扩大,切实提高了相关疾病的诊疗能力,2024年门急诊量、住院量均位列全市基层医院首位。在汤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全面托管,推动“融合式发展”,选派大量医、护、技、管理人员脱产进驻,开设24小时急诊,开展常规手术,填补当地空白。
江宁中医院目前与麒麟、陶吴、秣陵等区内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紧密型医共体。通过派驻医护团队、专家下基层坐诊、协助手术治疗、开展联合病房、远程会诊、共享药房、人员进修培训等形式与各家单位进行合作。重点帮扶麒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促进了内外科综合病区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业务。同时,积极开展基层中医药巡诊,利用智慧中医推进中医云药房使用,大力推进双向转诊工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为方山、龙都、淳化等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紧密帮扶工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组建社区家医团队,建立慢病综合管理中心、建设特色科室,定期派驻专家坐诊。遴选行政人员派驻至医联体单位,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二、针对您提出的五条建议,现分别答复如下
(一)您提出的第1条建议整合区内优势医疗资源,我们已做:目前,区内已形成了以三家牵头医院为核心的医共体格局,各牵头医院根据成员单位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行 “一院一策”。通过建立联合病房、专家下基层坐诊、手术带教、人员进修培训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例如,江宁医院在禄口、汤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功实践;江宁中医院对麒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点帮扶;逸夫医院对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帮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同时,组建了血透、影像、精神卫生、消毒供应及心电、临床检验6大专科联盟,加强了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
下一步计划:继续深化医共体内部资源整合,推动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技术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鼓励各医共体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如开展联合科研项目、共建重点学科等。加强对医共体建设的统筹规划,根据区域内居民疾病谱和医疗需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您提出的第2条建议引入高端互联互通医疗设备与信息技术,我们已做:积极拓展基层互联网医院创新应用,在服务站与中心之间搭建 “云诊室”,推出“诊间支付”服务,提升医院服务效能。依托信息化平台,部分医院已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如江宁医院截至2024年底,共完成远程心电4.2万例、远程影像17.27万例,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1200 余次。江宁中医院利用智慧中医,推进中医云药房使用,通过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嵌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云HIS系统,指导社区医生规范问诊、精准辨证、快捷开方、智能审方。
下一步计划:加大对高端医疗设备的投入,特别是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硬件水平。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推动医共体内数据共享,下沉号源、床位,开放检查检验服务,畅通双向转诊通道。拓展 “互联网医院”“智慧中医” 等平台应用,推进远程会诊、影像诊断等服务,建立基层检验质控平台,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提升区域智慧化水平。
(三)您提出的第3条建议强化统筹协调,我们已做:成立了医共体运营发展中心,负责推进全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工作筹备阶段,明确了目标规划,搭建了组织架构,完善了制度规范。在业务工作中,从信息化、质量管理、药事服务、继续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对医共体建设的统筹管理。例如,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完成影像联盟诊断模板及慢病健教处方模板,拟出江宁区医共体考核方案及相关指标;在药事服务管理中,成立医共体药事管理组织,建立医共体药品统一目录,完成“医共体药事管理云平台”系统升级等。
下一步计划:进一步完善医共体运营发展中心的职能,加强对医共体建设的全方位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医共体内部协调机制,加强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强化对医共体建设的评价监督,加大区域住院率和就诊率、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数量和比例、慢性病患者健康改善等评价指标的权重,确保医共体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您提出的第4条建议培养基层骨干,加固底板,我们已做:各牵头医院积极接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来院进修学习,帮助基层医生强化专业技能、提升规范化诊疗能力。近三年,江宁医院共接收医生25人,进修科室涵盖多个领域。江宁中医院每年接收基层单位进修学习30余人次,学习内容包括医疗质控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依托区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及区级西学中培训中心,持续为各基层单位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及西学中培训,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率达 100%。
下一步计划:制定更加完善的基层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基层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拓宽培养渠道,除了传统的进修学习、培训课程外,还可通过线上教学、学术交流等方式,为基层医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建立基层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五)您提出的第5条建议广泛宣传动员,我们已做: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和品牌推广活动。江宁医院通过在周边高校开展健康科普讲座、为周边企事业和高校开通绿色就医通道等方式,提升医院知名度和影响力。江宁中医院联合基层单位常态化开展基层巡诊,宣传推广中医药文化知识,2023年开展义诊、健康巡讲26 场次,2024 年开展31场。逸夫医院设立“逸夫微健康”专人负责社区网格,积极发布正面资讯、及时答疑咨询。
下一步计划: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短视频等形式,广泛宣传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意义、政策和成效,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活动,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加强对医共体建设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感谢您对江宁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贵方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江宁区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全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南京市江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