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3053208/2025-46969 主题分类:    卫健、妇女儿童、体育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江宁区卫健委 生成日期:    2025-07-10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对江宁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JNZX1304184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关 键 词:    创新药;临床试验;托育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对江宁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JNZX1304184号提案的答复

孙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打造生殖保健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化集聚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区相关工作情况介绍

近几年来,江宁区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着力构建党政统筹、托育服务、妇幼健康、优质教育、就业保障和其他配套等生育支持措施体系,努力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形成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2024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6.59‰,高于全省整体水平。区卫健委作为全市唯一、全省五个单位之一,荣获2021年——2023年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二、针对您提出的三条建议,现分别答复如下

(一)您提出的第1条建议(打造全国首个生殖保健产业集聚区)。已做工作:在科技工作方面,一是加速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高校院所参股建设生物医药创新服务平台,重点推进中国药科大学原创药物技术创新研究院、东南大学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先进生物制造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支持中国药科大学概念验证中心、南京市运动健康研究院智能医疗装备中试平台等生物医药领域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医疗机构等自建或联建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协同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常态化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协同推动重大科研攻关,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提供新动能;二是优化审评审批服务。依托江苏省药监局审评核查南京分中心、南京分局,进一步缩短审评核查时限,聚焦重点研发产品和项目,落实分中心产业服务部门专人专班辅导机制,在临床研究、生产许可、上市许可、检查检验等关键环节跨前服务对接;实施预查预检、全程网办、即到即审、智慧审评等措施,对重点研发的药品优先进行审评核查,对重点研发的医疗器械提供申报资料预审查、优先安排注册检测等服务;三是实施揭榜挂帅与协同攻关。深化“揭榜挂帅”项目机制,持续开展核心技术需求征集与对接活动,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动,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四百工程”(挖掘百项需求、推介百项成果、举办百项对接、落地百个项目),梳理生殖健康领域技术瓶颈,组织高校团队与企业联合揭榜,加速技术攻关。在健康用药方面,一是制定新药引进流程。根据《关于印发南京市医疗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宁卫药政(〔2024〕1号)要求,通过我区医共体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定新药引进流程;二是优化入院流程。推动区内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创新药的入院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应用目录发布后1月内召开药事会,按照“应配尽配”的原则纳入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对创新药的引进、使用等进行科学评估和管理,确保创新药能够及时、合理地应用于临床。

下一步计划:区科技部门将立足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职能,持续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审评审批服务,推动揭榜挂帅与协同攻关,助力生殖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区卫健部门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推动生殖保健药品成果转化:一是推动医企合作。鼓励区内公办三级医疗机构(江宁医院、江宁中医院、逸夫医院)与药械生产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二是建设研究平台。支持建设研究型医院或创新研究和转化平台,为创新药研发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包括实验室设施、临床试验基地等,推动创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三是加强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对区内临床试验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督促其严格按照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开展试验,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四是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组织专家团队为区内参与创新药临床试验的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包括试验方案设计、受试者招募与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面,帮助其解决试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五是协调临床试验资源。根据创新药临床试验的需求,协调区内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各方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临床试验的效率和进度;六是加强应用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区内创新药应用监测体系,定期收集和分析创新药的使用情况、疗效及安全性数据,为临床应用等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创新药临床应用的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创新药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二)您提出的第2 条建议(缓解养育困难)。已做工作:一是政策支持与规划引导。将优化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作为《2025年江宁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重要内容,将社区托育点建设列入江宁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服务发展项目实施清单。成立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面向全区提供婴幼儿照护发展指导,提供技术指导、管理、咨询和从业人员培训服务,为全区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区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设立了“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专项奖补资金,对普惠项目、亲子活动以及科学育儿知识讲座进行奖补;二是推进托育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全区已建成40个社区托育点,实现“一街道一普惠”全覆盖目标。依据各街道托育发展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推动全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科学布局,以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等公共资源为阵地,为百姓提供便利可及的普惠托育服务。同时通过场地租金减免、设备购置补贴等政策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引导园区、用人单位盘活现有场地闲置空间。同步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粮食局托育点等托育机构,提供便利化服务;三是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模式。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鼓励用人单位、国企、家政企业、幼儿园等多方参与,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作,形成公办、民办、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协同发展的托育格局,公办机构重点打造示范标杆,公建民营模式盘活社区闲置空间,降低运营成本,民办公助满足个性化需求;幼儿园托班延伸服务链条,依托幼儿园专业师资,开设2-3岁托班;另,全区有完善的育幼服务体系,建立起以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为主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为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其中,现有助产机构5家、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家。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有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配有专职妇、儿保服务人员,承担儿童保健等妇幼保健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在疾病预防、儿童保健门诊、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健康教育等方面形成完善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下一步计划:一是按照国家、省、市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备案管理程序,着力培育优质、规范的托育机构;二是依托国家托育机构备案信息系统和南京市托育服务管理平台,提升对托育机构信息化监管能力;三是按照省、市关于“一区一街道一普惠”的目标要求,鼓励引导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独或联合举办公办普惠托育机构;四是加大公办、公建民营、公助民营托育机构资金扶持力度,逐步建立长效补助机制,构建一体化的扶持体系;五是继续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保健和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儿童健康管理水平,提升儿童早期发展能力,推动构建生育友好环境。

(三)您提出的第3条建议(构建多样化生育支持体系)。已做工作:首先,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一方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目前,全区幼儿园共215所,其中公办园135所(含33个村办点),民办园80所(含普惠性民办59所),在园幼儿56549人,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38000人,占比68.2%,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4.1%,省市优质园覆盖率93.8%,均超省市标准。全区在园幼儿总数约占全市在园幼儿总量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3年,我区已获评“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目前正积极申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国家督导评估认定。通过持续推动热点板块教育资源建设、深入推进紧密型集团化办学、不断强化政策保障机制、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其次,落实住房支持措施。一是做好住房保障。通过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全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人及外来务工人员三类人群采取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发放两种形式予以住房保障。其中2024年发放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及外来务工人员租赁补贴92户、93.88万元,新增各类群体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置 97户;二是落实人才安居。根据《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要求,我区人才安居工作自2018年实施以来,主要面向企业引进的各类人才。截至目前,总计约2万人通过人才安居申请。2024年度全区人才安居总计发放人才安居补贴1.178亿元,发放人才安居租赁28693人次,补贴资金7382.85万元;发放购房补贴127人,购房补贴资金4405.61万元;三是推进人才房票。为助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才安居宜居住房需求。今年3月10日区政府办印发了《江宁区人才房票实施办法(试行)》,3月12日政策正式对外进行了发布,该政策对在本市无自有住房,正在享受我区人才安居租赁补贴和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的以及取得学信网认证或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各类人才,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和购房优惠。截至目前通过区人才集团公众号的微信小程序申请114人,已有80人通过审核取得人才房票。最后,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一是积极开展妇女专项招聘。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人社服务平台,多方协同合力做好妇女就业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通过“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江宁人社”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招聘平台,持续开展好每周常规招聘活动。积极保障妇女就业,为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联合区妇联大力开展“宁姐月嫂”专项培训,以满足女性需求为导向,把家政服务、女性创业就业、培训提升等服务送到妇女身边,为女性增加技能更好的服务就业。2024年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05场,累计参会企业6615家,提供就业岗位11.6万个。2024年安置55名就业困难女性进入区内公益性岗位就业;二是全面落实妇女各项社保补贴。江苏省《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后,对女职工生育二孩、三孩的,为其在产假期间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以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为切实减轻企业困难,多举措支持企业稳岗,区就管中心积极开展女职工产假期间企业社保补贴政策的宣传、受理、初步审核、信息录入上报、公示等工作,2024年共为205家次企业257名女职工发放社保补贴138.59万元;三是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区人社局每年会同妇联、工会、卫健委等部门在全区用工企业广泛开展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检查活动,重点检查女职工在求职录用、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生育育儿等方面的权益保障以及女职工权益专项合同签订、企业女职工母婴室设立等情况。2024年以来先后处理女职工的举报投诉、仲裁案件超过800件,为1200多名女职工追讨工资、补偿金待遇。女性劳动者在受到就业歧视、限制生育、因怀孕生育被辞退或降低工资待遇、单位不给休育儿假等种种不公正待遇的,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投诉,人社部门将及时进行办理,依法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计划:在优化教育供给机制方面,一是稳步推进热点片区学校建设。不断加强区域学位供给形势研判,科学规划、前瞻布局,有序推进学校新改扩建项目,进一步增加热点片区学位供给,满足入园入学需求;二是不断深化教育共同体建设。进一步完善《江宁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成立19个中小学教育共同体,8个幼儿园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引领辐射作用,巩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成果,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教育发展差距;三是持续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充分梳理当前各片区、各学段学位供给情况,对于热点片区,继续做好校内资源合理挖潜,有序推进秦淮中学等改扩建工程;对于学位富余学校,统筹推进一体化办学,确保教育资源高效利用;四是继续探索幼儿园托育实践。适时扩大公办幼儿园向下延伸一岁开展托班试点范围,加强部门配合,建立相关配套机制,确立合理收费标准,保障托班正常有序运转和持续健康发展。在住房支持措施方面,一是及时受理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申请材料,力争实现应保尽保;二是严格审核人才安居申请材料,力争初审复审准确率达到100%,继续推行网络审核、不见面审批。积极提高审核实效,力争缩短审核周期,及时准确发放人才安居租赁补贴和购房补贴;三是持续做好《江宁区人才房票实施办法(试行)》审核发放工作,并持续开展“送政策进园区、进高校、进企业”系列宣讲活动。在女职工权益保障方面,一是继续开展就业专项招聘活动,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人社服务平台,定期开展“就业援助月”“就在星期五”以及线上招聘活动,为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继续开展妇女专项技能培训,把适合女职工特别是大龄女职工的培训服务就近送到妇女身边,提升女职工就业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三是联合开展女职工权益维护检查,会同妇联、各园区(街道)等部门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平等就业权利、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等。

如您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可随时与我单位联系,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南京市江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