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3053208/2025-50616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体裁分类: | 议案 |
发布机构: | 江宁区科学技术局 | 生成日期: | 2025-07-25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对江宁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JNZX1304215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政协;提案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对江宁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JNZX1304215号提案的答复
苏延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江宁创新体系效能的提案》已收悉,根据您的建议,围绕我区创新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江宁区创新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围绕打造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行区目标,我区全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难点、堵点和政策性问题,持续挖潜区域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服务链深度融合,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位列全国“赛迪创新百强区”榜单前十(全省第一)。路径创新方面,以紫金山“实验室—产业集团—科技城”的“三次方”模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最优路径”,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商业应用”全链条创新闭环。依托“5+4+5”先进制造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4年,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6.8%。政策机制方面,出台“腾飞八条”“新型研发机构股东出资及政府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简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并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激励企业创新。建立“揭榜挂帅”“拨投结合”等灵活机制,支持企业承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2024年完成2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推动16个“揭榜挂帅”项目、2个“拨投结合”项目落地。主体培育方面,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截至2024年底,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113家(全省首位),累计上市企业49家,形成“科创森林”生态体系。深化落实“人才强区16条”,各类政策叠加可减少用人单位60%引才用才成本,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超500名。
二、针对您提出的4条建议,现分别答复如下
(一)您提出的第1条“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体系”建议的办理情况。聚力打造“1个创新核” ,大力支持紫金山实验室承担国家战略任务,出台《关于支持紫金山实验室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的若干政策措施》,紫金山实验室先后发布10多项全球首个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创下了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多项“全球第一”,未来网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累计开通城市光传输网络节点40个。加快建设“2个科技城” ,积极融入南京紫金山科技创新带空间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紫金山科技城和麒麟科技城,完成紫金山科技城规划编制,组建紫金山科技产业集团并市场化运作;完成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迁建工作,应用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基础设施等院地共建平台预研工作取得多项成果。前瞻布局“N个强引擎” ,围绕全区“5+4+5”现代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攻克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电力电子器件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南京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创成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南京智能制造系统实验室获批魁元实验室,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获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江苏健康研究院等一批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
(二)您提出的第2条“发挥揭榜挂帅政策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议的办理情况。试点“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新机制,出台《江宁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设立区级重大科技攻关专项,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实施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联合区工信局面向全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布申报通知,对已征集项目需求进行形式审查,待进一步凝练明确需求目标和核心指标,形成正式榜单,向社会公开发布。探索“拨投结合”财政支持新模式,制定《南京市江宁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拨投结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联合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设立成果转化资金池,探索以先拨后投方式,推动市场前景好、硬科技含量高科技项目产业化。
(三)您提出的第3条“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议的办理情况。实施双链融合创新举措,出台《江宁区关于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围绕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进行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获市政府督查激励。完善校地协同创新机制,发布《关于激发高校创新活力支持校友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协同东大、南理工、南航、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院所,推动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等校地共建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东大等驻区高校争创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强化人才强区政策供给。构建更加“实用、好用、有用”的人才政策体系,持续发挥、扩大政策牵引效能。支持引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海外创新人才,可给予最高400万元的资助。持续推动青年创新人才在区就业,对“名校优生”给予最高4万元补贴。此外,支持用人单位引进培养创新人才,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每年最高可给予用人单位100万元补贴;通过市场化方式引才的,可给予最高10万元补贴;对自主培养人才的,最高补贴10万元;对引进海外留学人员的,可按2000元/人给予引才奖励。积极举办“梧桐林杯”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全省“创青春”重点产业链专项赛等活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四)您提出的第4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全区创新国际化水平”建议的办理情况。构建开放创新优质生态,高规格举办全球6G技术大会、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紫金山菁英人才节等高峰论坛活动,加速推动国内外创新资源集聚。促进技术需求精准对接,实施“科技成果直通车”行动,创新开展“双链融合·智汇江宁”百场千企系列活动,每年实施产学研项目超100项,全区技术合同交易额近200亿元。推动产业人才双向奔赴。优化重大科技创新人才组织形式,加强对人才、项目、资金等创新要素的一体化配置,支持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推进“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总指挥+技术总师”等人才攻关模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资源。
以上答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张润琪
联系电话:025-52191915
南京市江宁区科学技术局
2025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