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3053208/2025-28604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组配分类:    区政府办文件 体裁分类:    意见
发布机构:    江宁区城市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25-05-08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江宁区2025年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文  号:     关 键 词:    城市管理;实施意见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江宁区2025年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城市管理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区委全会决策部署,聚焦问题抓整改、强化责任抓落实、守正创新抓提升,全面提升江宁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和人居环境品质,扎实推动全区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力量。

一、推进市容环境长效治理

(一)加强市容常态管理。结合城市更新工作统筹安排,开展15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打造不少于1条精品街巷,着力营造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安全文明的街巷环境。加强流动摊位管理,持续做好夜市摊点、占道经营联合治理,引导夜市摊点规范经营活动。开展城市清洗行动,清洗10栋不洁楼宇,开展11条街巷小广告标准化治理,增设提升5处智慧洗车点。

(二)加强环卫精细保洁。优化作业标准和流程,规范垃圾收集运输、车容车貌、密闭运输等作业标准,扎实提高环卫服务质量。强化人工作业、小型机械作业、大型机械作业配合,系统提升作业质量,确保主次干道机扫率达98%,道路洁净度达到90%以上。

(三)开展环境整治提升。持续推进“五边”(山边、水边、路边、田边、村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摸排整治地铁沿线、未开发地块等区域环境问题。聚焦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治理等领域问题,开展联合检查指导,推动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落地落实。

二、深化垃圾分类全链提质

(一)强化源头减量。推动限塑、限制过度包装、限制一次性消费用品,推行“绿色办公”、净菜上市、“光盘行动”,加强成效监测评估。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设施移交办法,提高物业管理区域垃圾分类质量,加强垃圾分类相关机构、公共场所、行业单位指导,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执法。

(二)规范分类收运。推广“公交式”收运,加强收运过程信息化监管,提高分类收运监管水平。聚焦餐厨垃圾“扩面、增量、提质”目标,开展餐厨废弃物排查统计,摸清底数,科学配置收运能力,打击非法收运行为,加快实现全域餐厨垃圾应收尽收、日产日清。

(三)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消防安全、应急演练、环保排放等日常监管。完善“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街回收清运、有机垃圾生态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围绕“一部”“四沿”“五旁”以及拆迁工地区域生活垃圾问题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四)推动提质增效。加强分类收集设施建设、物业作用发挥、老旧小区垃圾分类质效、社区垃圾分类治理、小区可回收物回收等领域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巩固提升一批垃圾分类优质小区、商业综合体垃圾分类样板和沿街垃圾分类收集示范点,实现1000个市场化可回收物设施进小区。

(五)推动全民参与。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地铁移动TV、户外广告、电子大屏等载体,保持全覆盖、高频次宣传态势,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广泛开展“社区微宣传、课堂微宣讲、桶边微指导、上门微行动”等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继续组织“跟着垃圾趣旅行”、校园垃圾分类“春芽行动”、垃圾分类家庭赛辩论赛等主题活动。

三、强化建筑垃圾闭环监管

(一)紧盯反馈问题整改。全力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事项整改,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强化属地责任落实,规范土地整治类回填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加强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开展非法倾倒建筑垃圾行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无资质”运输、偷倒乱倒等各类违法违规处置建筑垃圾行为。

(二)深化全链闭环管理。编制《南京市江宁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2025—2035年)》,合理规划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设施布局,推动街道建筑垃圾中转站、大型渣土弃置场和区属建筑垃圾处置利用中心建设。落实建筑垃圾“四个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流程,细化源头排查、处置核准、运输监管、现场管理等运行机制,优化建筑垃圾分阶段核准服务,推动形成从源头到末端的全链条规范管理体系。

(三)强化重大项目保障。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一项目一服务一档案”、容缺审批和告知承诺机制,落实旁站员管理制度,精准做好重大项目出土服务。固化城市管理、规划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机制,强化现场办公、超前指导,优化耕地整理类项目回填土手续办理。

四、提升违法建设治理成效

(一)强化源头管控。深化执法部门和物业企业的案源报告和响应机制,充分发挥物业企业发现、制止、上报违法建设行为源头监督作用,畅通监督举报渠道,综合运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加强全区建设信息平台功能预警,实现违法建设治理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

(二)突出重点领域。开展违建领域12345、12319投诉排查,对市民反映强烈、投诉集中的问题,特别是私挖地下室、影响房屋结构和消防安全等违法改扩建行为立查立办、一查到底,坚决遏制新增违建,全年治理违建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

五、推动市政设施综合管养

(一)细化综合养护标准。“一路一档”“一桥一档”式摸排梳理全区市政设施综合养护基础信息,制定完善全区统一的市政设施综合管养标准,常态开展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照明设施等养护培训指导,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科学开展一体化长效管养。

(二)推动环卫设施升级。开工建设区环卫应急中心,推动环卫领域设备更新,推进新能源前端垃圾收集车辆提档升级,加强垃圾分类分拣站和资源回收站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公厕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提升“一老一小”如厕体验。

(三)强化市政设施管理。加强养护单位监管,科学排定养护工作计划,切实落实各类市政设施安全监管责任,常态开展道路、桥梁等设施检查、检测、监测,及时修复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照明设施各类破损、病害,提高城市管理安全发展水平。

六、优化停车资源科学配置

(一)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围绕景区、医院、学校、街道、社区等区域,打造停车资源共享场景,全面推进东山街道、开发区、高新区等主城区域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停车泊位对社会开放,新增100个共享停车泊位。新增各类公共经营性停车场30处,新辟各类公共停车泊位不少于8000个。

(二)加强停车秩序管理。严格落实“入位、顺向、整齐、守时”管理要求,加强旅游景区、大型商圈及重大活动场所周边停车秩序管控,“一路一策”开展非机动车停车专项整治。强化部门沟通协调,完善道路停车欠缴费追缴机制。

(三)规范共享单车运行。利用“虚拟电子围栏+高精度分体锁”等技术,开展互联网租赁单车违规超投行为整治,进一步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规范共享单车有序停放。强化城管、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动,常态化做好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管理。

七、加快智慧城管数字化转型

(一)加快数字项目建设。以“一网统管”建设为统领,强化与区数治中心数据互通、信息共享,积极融入跨系统、跨部门、跨层级数据汇集和治理,推进智慧城管应用平台和智慧停车、智慧渣土、智慧环卫、智慧亮化、精靓系统、数字城管、建设信息、数字养护等应用场景“1+8”数字化转型。

(二)提升智慧监管效能。推进渣土运输领域智慧化应用优化升级,加强出土工地、弃置场、运输企业等信息闭环监管。加快数字养护平台建设,建立市政设施综合养护信息化监管数字支撑。推动全区公共停车场数据联网数据互通,优化提升停车缴费无感支付体验。强化园街数字城管日常运行调度,加强城管应急保障能力。

(三)拓展人工智能应用。以胜太路高杆视频智慧停车试点项目为引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部署,率先实现重点路段停车、保洁、交通、安防等全要素监管。试点紫金山科技城“AI+环卫”智慧保洁,探索无人清扫、自动作业、智能监管应用场景。

八、推动城管执法质效提升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贯彻落实,分层分级开展教育培训、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增强执法人员服务群众、应急处突、风险防控、文明执法能力,提升全区城管队伍综合素质。

(二)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强化对城管、市场、交通“三支队伍”培训考核,推动分派执法骨干分片挂包、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上挂锻炼制度,培养“全科式”执法能手。进一步发挥指导员队伍作用,着力提高街道综合执法水平。

(三)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持续巩固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改成效,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完善行政执法配套制度,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加强区域执法协作,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质效。

(四)强化人员资格管理。完善全区综合行政执法辅助队伍人员信息数据库,突出辅助人员招录、甄别、使用全流程监督,常态开展持证上岗、着装规范、行为规范督查,严格规范城市管理执法行为。

九、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

(一)积极解决诉求。用好12345、12319热线及网络信箱等渠道,优化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办理、处置、评估全流程管理机制,加强线上线下互联互通能力,提高城市管理领域智能发现、分析研判、快速处置水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二)加强宣传引导。紧紧围绕推动城管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强化媒体联动传播,加强观摩体验互动,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巡回宣传活动,组织公众委员等社会各界代表参观体验垃圾分类、停车共享、厕所革命、街巷更新、环卫保洁、标准化治理、网格化管理等城管工作,讲好精管善治故事,树好人民城管形象。

(三)创新志愿活动。健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分层分类组织志愿服务培训。充分挖掘资源,动员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热心人士加入志愿者行列。释放志愿服务品牌示范效应,选树、宣传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优秀志愿者基层宣讲。

十、完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

(一)提升安全防范水平。压实“三管三必须”责任,深入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严格落实市容景观、环境卫生、停车设施、违建治理、渣土处置、综合管养、清洗作业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责任,织密安全风险防控网络。

(二)推进安全专项整治。落实城管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任务,围绕许可备案、执法监管、情况处置、应急救援等环节,完善户外广告、招牌设施设置等领域安全监管防控长效机制,补齐安全监管短板,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完善全链条隐患排查整治责任体系,督促指导行业企业建立健全风险分级分类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三)做好综合服务保障。围绕重大活动和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量化保障标准、固化保障流程,形成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分级保障模式,高标准完成市容景观、环境卫生、行政执法等综合服务和保障任务。严格落实“保民生、保畅通、保秩序、保安全”目标要求,全力做好扫雪防冻各项工作。


相关图解:一图读懂《江宁区2025年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