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两区三城”,麒麟科创园新一年这么干

日期:2025年02月24日

春节假期,火遍全球的DeepSeek就已在麒麟科创园快速落地。位于该园区的长三角规模最大的南京智算中心携手寒武纪、苏宁科技,成功上线全国产算力版DeepSeek,助力国产硬件生态+零售业务场景加快应用。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

自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以来,作为“省院合作”打造的“区域创新高地”,麒麟科创园第一时间行动,抢抓发展新机遇,擂响奋进催征鼓,加快建设“创新策源活力之城、科技产业实力之城、生态宜居魅力之城”。

科技创新更“硬核”

“国家队”聚“麒”,战略科技力量强

在麒麟科创园里,“国字号”重大科创平台、“国家队”科研人才云集。2020年,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约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作为承载地的麒麟科创园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目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等6家研究所密集设立7家创新研究院;布局在这里的多个“中科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均聚焦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堪称“国之重器”。

过去一年,战略科技力量在园区加快集聚,基础设施培育稳步推进,科研创新矩阵更加完备。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麒麟科技园、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等载体建成投用,土壤所、地湖所、天光所搬迁入驻,“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湖泊与流域水安全”“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完成重组。

新的一年,园区提出全面实施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行动。要围绕新一轮省院合作协议、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落地等重大机遇,切实将以“中科系”为代表的高端创新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全力推动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建设,谋划启动国科大南京学院二期建设,推动在建科技基础设施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信息高铁”“开源软件”“决策智能”等加快实现产品研发、场景建设、行业应用。

产业创新更蓬勃

这里的企业更有“含科量”“含新量”

在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里,“中科系”科创企业扎堆。在中科硅纪(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一双最大负重可达15kg的类人“灵巧手”十分吸睛。公司机器人工程师介绍,有了这款“灵巧手”,未来机器人也可以像人类一样用“手”去干活。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麒麟,顶尖人才集聚的“国家队”如同科技创新的“航空母舰”,裂变出众多科技企业,反过来又吸引更多链上企业纷至沓来。

过去一年,园区贯通式成果转化体系逐渐完善,产业规模质效充分提升。依托中科(南京)智汇工场等平台,全年立项10个概念验证项目,引进落地产业化企业预期年产值达2亿元;成立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构建多方共赢、收益一体的“5V一体”合作转化模式,多个科技成果项目顺利落地。宁麒研究院等7家单位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4家获一等奖,天光所苏定强院士获全省唯一的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实现新型研发机构新增研发投入3.09亿元,发明专利累计申请1322件,均量继续保持全市首位。

新的一年,紧扣南京市产业强市战略,园区全面实施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行动,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全链条服务能力,确保20个省市区实施类重大项目按时开工建设。推动中国能谷智链生态服务区今年交付使用、中央商务区加快建设。重点聚焦“三类500强”“国家队”等资源,推进通用净水、苏科思半导体、圣和智能健康产业基地等总部项目尽快落地。超前布局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重点围绕垂类大模型、边缘计算等人工智能新赛道打造增长点;挖掘科技文旅增长点,推动麒麟空天经济未来城项目加快落地,打造集总部办公、科技研发、中试生产、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和文旅集聚区。

营商环境更卓越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30多岁的中国科学院博士冷聪,是学霸“下海”创业的“老典型”。数年前,他从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离职,掌舵该院孵化企业中科方寸知微(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将该院研发的世界首款低比特量化神经处理芯片进行产业化落地,开发的自主巡检无人机已在多地电网应用,带动公司营收高速增长。

园区负责提供“阳光雨露”,企业只管心无旁骛“茁壮成长”。早在创业之初,麒麟科创园便拿出管委会地下停车场项目给团队做智慧化改造“练手”,这让团队倍感温暖。在园区呵护和支持下,公司于去年顺利入选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园区低空经济产业崛起的代表。

优化营商环境,最终是要营造卓越的产业创新生态,让“麒麟之才”形成创新的强磁场。以最优营商环境为目标,园区不断擦亮“小麟通”企业服务品牌,组建“小麟通”企服专员团队,“全覆盖、全领域、全天候、全周期”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过去一年,园区以产城融合、生态宜居为目标,引入中国医科院优质医疗资源,共同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麒麟院区、国家皮肤病医学中心,麒麟科技城配套学校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科技城核心区、4号地块等14条道路建设有序推进。为企业打造一站式服务“驿站”,受理并协调解决企业在业务办理、载体入驻、政策咨询、公寓租赁等方面的需求,园区交通、餐饮、物业、人才安居等配套服务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

今年,园区提出全面实施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升行动,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留在园区、扎根麒麟。教育方面,加快推动南师附中麒麟科技城配套学校建设;医疗方面,加速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麒麟院区、国家皮肤病医学中心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三季度开工建设;人才安居方面,园区已高品质建成500余套定向人才房,以“限定销售对象、限定销售价格”面向“中科系”等高端人才,今年还将联合头部房企,推出一批高品质住宅,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在麒麟安居。    许胜 李凯 江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