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熟大米 产于江宁区东南部的湖熟街道。湖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作为长江中下游文明的典型代表和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湖熟文化”发轫于近4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江宁区博物馆对湖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远古时期的碳化稻壳,证明湖熟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近几年,街道对湖熟水稻种植越发重视,实施稻米产业品牌化发展,湖熟区域内水稻已全部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2018年湖熟街道获江苏省首批“味稻小镇”称号。2018年10月20日至11月18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14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江宁活动系列之“湖熟稻花节”设在湖熟街道现代农业示范园。湖熟街道现有基本农田7467公顷,通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对湖熟大米的产、供、销进行科学的体系引导与质量把控,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收购”的种植模式,以点带面鼓励农民参与到现代农业种植中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不仅让湖熟大米的销量持续增长、经济效益快速提高,也给予原本只是自产自销的农户们一种新的产销方式,给他们带来实惠与甜头。与此同时,使得湖熟大米成为湖熟街道的一张崭新的“名片”,湖熟大米成为湖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湖熟大米产于湖熟街道,该区域属于秦淮河圩田地区,地势平整,沟河密布,土壤肥沃,自然环境优良,是南京地区典型的“鱼米之乡”。该地区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5℃,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520小时。雨水丰沛,年降雨量为1000—12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达230天。在水稻抽穗至成熟期内平均气温在20℃,在成熟后期日照充足。并且湖熟街道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含丰富氧化亚铁的水稻土的集中分布区域,土壤以重黏壤土居多,pH值5.3—6.8,全盐含量0.02克/公斤—4克/公斤,有机质含量24克/公斤—38.5克/公斤,平均含量33.4克/公斤,全氮含量0.9克/公斤—1.4克/公斤,平均含量1.2克/公斤,碱解氮平均含量96.3毫克/公斤,有效磷平均含量32.6毫克/公斤,速效钾平均含量145毫克/公斤, 与旱作土壤相比,腐殖质化系数也高,使得在水稻土壤滋养下生长起来的稻子,稻穗下垂,稻谷包浆充足,颗粒金黄饱满,一般稻粒的大小在5—12毫米长,2—3毫米厚度。湖熟大米韧性强,米粒饱满充实,粒形椭圆,心腹白少而小,外观晶莹亮泽,手感似珠润滑,米粒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2%左右,绵软、黏糯适中,富有弹性,黏而不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