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悠然翩飞,休闲步道绕湖而行——漫步于九龙湖畔,市民总会被眼前的风景所打动。作为全市示范“幸福河湖”,九龙湖四季景致分明:春日樱花如雪,柳丝轻拂;夏季荷花绽放,蜻蜓点水;秋日层林尽染,倒影如画;冬季晨霜覆草,湖面如镜。
然而数年前,这片水域却并非如此。长期淤积造成水体自净能力低下,滨岸带生境单一,水生植被匮乏,生态功能弱化,同时岸线功能单一,亲水设施缺乏,难以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需求。
2021年,我区以《幸福河湖建设行动计划》为指引,启动了九龙湖的生态复兴工程。通过科学清淤,构建了由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组成的“水下森林”,并投放鱼类、底栖动物,形成了完整的水生生态链。
治理工作还充分尊重现状地形,以多样化生态护岸与亲水平台的增设,使湖岸线兼具生态功能与亲水魅力;通过景观环路有机串联碎片化空间,实现了生态连续性与活动网络化。
如今,九龙湖的水面栈道、湖边步道与人行桥相映成趣,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及游船码头、书吧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已成为承载多元城市生活的“活力廊道”。市民李文表示:“家门口的河湖就像天然摄影棚,特别出片。”
同样成为附近居民心中“幸福河湖”的,还有秦淮河一级支流牛首山河。蜿蜒的河流宁静悠远,滨水空间错落有致,常有市民沿河慢跑,享受伴水而行的乐趣。
多年前,牛首山河水质长期为V类甚至劣V类。自2015年起,河道开启水环境治理:一方面溯源上游管网,开展小区、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整治,修复跑冒滴漏管道,从源头管控入河污水;另一方面对沿线雨水泵站及支流清淤,增设净水设施,减少直排污水。在一系列组合措施下,河道水质逐步好转并稳定在Ⅳ类及以上标准。
整治后的牛首山河,在保留湿地原生态的同时,环境进一步提升。沿线栽植了中山杉、黄连木、榉树、香樟、乌桕、樱花等大小乔木,花卉与观赏草甸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水上观景亭、休闲广场、生态公园、体育公园等设施的精心打造,使其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秣陵街道居民王宇说:“过去‘掩鼻而过’,现在‘开门见景’,住在附近,心情都变好了。”
据区水务局消息,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幸福河湖87条(座),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其中包括骨干河湖15条、一般河道32条、水库30座、塘坝10座,覆盖全区,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城乡一体化统筹的幸福河湖建设新格局。 江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