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的夏风吹绿了稻田,湖熟大地的田野披上了青衣。秧苗下地的20天后,稻田里迎来一群特殊的“管理员”,成片的水稻中鸭群自由嬉戏,奏响田间“丰收曲”。
湖熟街道祥鹏家庭农场负责人魏道常一大早把麻鸭赶到水田里,傍晚时分再把这群小“管理员”召集起来。从水稻移栽返青后将雏鸭放入稻田,直至水稻开始抽穗灌浆的90天时间里,鸭子和水稻要“朝夕相处”。只见一只只小“管理员”,一进田就开始吃草、捉虫、划水松土……鸭子在田间自由游弋与水稻“全天候”同生共长,快乐的鸭子成就优质的大米。魏师傅算了一笔账:水稻移栽返青之后,他将8元一只的鸭苗放养到稻田里,养足3个月后,稻田麻鸭便能以80元一只的价格走向市场。养殖过程中,麻鸭为水稻除虫除草,不仅改善土壤和水质,还能节约农药化肥成本;麻鸭田间活动又能刺激稻秧生长,提升稻米质量,生产的有机米每斤售价可达15元,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秋收后,田园里的稻谷被收割完,鸭子又可以到处去吃掉下来的稻谷。这么一来,稻田就成了它们觅食的天然之地。同时,鸭子散养于稻田里可吃掉害虫和杂草,杀虫剂、除草剂就和水稻无缘了。鸭子穿梭田间相当于对土壤进行了一次耕耘,鸭粪发酵也是绿色健康的有机肥料。
早在十多年前,湖熟街道的农户们就开始尝试摸索“稻鸭共作”技术。在省农科院、南农大、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等部门的指导下,在江苏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通过集成选择适宜役鸭品种、优质水稻良种,发展成为如今高效而成熟的“稻鸭共作”种植方式,真正实现了“一田两用、一地双收、稻鸭兼作”。
湖熟街道祥鹏家庭农场所在的江宁区湖熟现代农业园区内万亩高标准优质稻米种植基地,全程机械化生产、智慧化管理、绿色防控设施覆盖率100%。稻田中,一系列永不落幕的大地艺术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拍照。去年,园区作为南京农业嘉年华主会场所在地,围绕特色稻米主题精心打造农展馆,设有水乡研学中心、耕读馆、农夫市场、稻米奇遇乐园、多米餐厅等稻米主题空间,落成后成为市民寄托乡愁的好去处。同时,利用稻米主题,园区充分挖掘宣传稻耕文化,深度融合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服务,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优质稻米产业链条,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