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12-08 15:19  来源: 党史办   浏览次数:  加载中......
江宁淳化街道有座周郎桥,据说是三国时候周瑜所造。
周瑜是东吴名将,年纪轻轻,学识渊博。这年五月,周瑜带着人马,沿江东下攻打建邺(今南京),转向湖熟。到了土桥,一条河横在前头挡住去路,前哨赶紧向周瑜报告。周瑜马不停蹄地赶到河边,一看,河又深,水又急,连一座小桥都没有,人马全都堵在河这边过不去。周瑜急了,就叫来地方官问:“怎么没有桥?”地方官结结巴巴地回答不上来,周瑜眼一瞪:“这块是江防要地,怎能没有桥?”周瑜用鞭子一指:“马上就造!”并下令地方官和部下:“一天之内把桥造起来!”
地方官和部下一听,都吓呆了,心想:“你说的比唱的好听,这一天功夫,怎么能造起一座桥来呢?”
其实周瑜心里有底,当日由他指挥,拆掉附近一座没有用场的大石桥,把材料运到这边来造新桥。拆的拆,造的造,不到一天功夫,桥果真造好了。后人就把周瑜造的这座桥称作“周郎桥”。
据说桥造好以后周郎举目四望,只见河西万顷平地荒滩,河东数里山峦连绵,不由心中大喜,叹道:“此乃养军练兵之地也。”于是号令三军安营扎寨,筑台演兵半月有余。因此,现在这里还留下系列遗存:周郎桥向南二公里处,有一土筑高台叫“吴帅登”,传说是周瑜的点将台;向东三公里处,山峦起伏的小山丘为周瑜军队的牧场,取名“马长山”;老的周郎桥桥面上,还留有周瑜坐骑踩过的清晰的马蹄印。
周郎桥历经沧桑,从建桥到现在,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桥的形式由小到大,结构由土石桥到钢筋水泥桥,数经周折,但桥名如初。
2008年,周郎桥的故事被江宁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